鲁迅为什么要要去日本留学?
第一,因为鲁迅当时想当外科医生,而要学成外科医生,唯一的路径就是去日本,因为清政府当时没有这个财力物力办一个完整的外科培训机构,而国内能学到的外科知识十分有限;
第二,因为鲁迅的祖父周介孚是在日本留学时犯下的错误(挪用公款)而被革除功名,流放边疆,父亲周樟寿因此受牵连被贬谪到东北,家境由此中落。所以从这点来说,鲁迅是怀着一种还债的心态前往日本的——他要走出国门,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第三、辛亥革命爆发后,鲁迅立刻放弃了医学,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之中,可见他是把日本作为自己事业起点的重要一环来看待的。而当时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除陈独秀、李大钊等之外,只有胡适和鲁迅了,而胡适当时在美国,显然不会成为鲁迅的竞争对手。再加上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结识了许广平,他们的恋情也开始了,所以从时间上和种种因素上看,1909年的日本都对鲁迅而言是个最佳的启程地点。
鲁迅去日本留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提及,他出国留学的动机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在清朝末年的中国看到了国家危机四伏,民不聊生,希望借助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文化,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2. 接受新式教育:鲁迅在中国接受过传统的古籍教育,但他认识到要改变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制度。于是他选择去日本,一个深受西方影响的国家,接受新式教育,寻求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振兴。
3. 逃避政治迫害:当时的中国,政治迫害严重,鲁迅因为发表了一些抨击现实的文章,被迫离开本校。他选择去日本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逃避政治迫害,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4. 减轻家庭负担:鲁迅的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他的弟弟周作人后来曾在文章中回忆,鲁迅在去日本前,曾一度因为家庭经济压力而中断学业。而当他通过公费留学的机会去日本后,不仅解决了学费问题,还可以通过打工来贴补家用,很好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总之,鲁迅之所以要去日本留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接受新式教育,逃避政治迫害以及减轻家庭负担。这也充分体现了鲁迅的高度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