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读研学经营学好吗?
1. 经营学是什么,要学习些什么内容 首先,让我们从“什么是经营学”以及“要学习哪些内容”这两个问题开始回答起吧。 “经营学”这个称谓虽然在我们国内被使用得较多,但其实它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校里,甚至是在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学科里对“经营学”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在日本,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经商”、“做生意”等含义之外,“经营”一词还包含有“人事(People)”和“财务(Finance)”的意思;而到了美国,很多大学里设置的“商学”(BUS)专业,其课程大多是以Accounting(会计)为主,因此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的“商科”其实更接近于日本的“经营专攻”(Business Administration/Management)。在英国则又多称其为“工商管理学"(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
在国外的这些院校里,对“经营学”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各有不同。有些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参加大量与业界挂钩的实习活动;也有些是偏重学生的理论研究,让学生学完之后能够去学术界就职。至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各国,由于本身受到欧美教育模式的影响就比较少,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相对来说更多会考虑本国的就业需求。 当然,无论学校还是学院之间对“经营学”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何各有侧重,我们在国内所熟悉的那种“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固定式教育流程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即都是在先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再去进行专题的研究。
也就是说,即便是到日本去读经营学专业,我们也依然是要先学习诸如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统计分析之类的科目,然后再选择自己专注研究的领域。只是说相对于日本本国学生来说,我们的专业设置可能更多地偏向了实用型的倾向……
2. 在日本读研与在中国考研的区别有哪些 从考试制度上来看,日本大学院的入学考试实行的是“材料审查+笔试+面试”的录取形式,其中“材料审查”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如果你的资料提交得过去的话,那么基本上下一次考试就可以得到学校的内诺(即收到学校发来的录取通知书);而如果你的材料不够充分的话,即使笔试成绩再好也会被淘汰。因而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日语水平如何、以往的GPA多少、英语托福考了多少分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上线。
相比之下,中国的研究生考试就要相对“简单粗暴”一些,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只有一个统一的考试科目(个别专业除外),就是“语数英+政治+两门专业课”,总分过线了就能拿到复试的资格,再通过复试(一般只有面试)确定最终是否录取。所以相比较于日本,中国考研的形式就显得较为单一且客观。 但不管怎么说,日本的研究生(院生)考试毕竟属于“校内考”范畴,每个学校每年的出愿要求都会有所变化,同学们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