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高中好还是中国?

融俊萱融俊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1976年前往墨尔本读高中的,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读高中是一定要参加中考的(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考不上高中的话就只能读技校了;而澳洲没有中考的概念,上高中完全凭成绩,差几分没到录取线只要多交点钱就能入学。

我们学校是澳洲当地的一个公立中学,以招收移民学生为主,我在那里读了高二和高三。记得初到澳洲的时候,由于语言问题,我连和老师同学交流都成问题,更别说学习上的事了。但过了几个月之后我的英语水平就已经能跟上课程了。 这里需要提一下,澳洲的高中是4年制的,比国内少一年,但是学习内容难度高不少。我进的那个学校叫shoalhaven high school,在悉尼西南500公里处,学生总数大概200来人,分8个班级,每个班大概25人左右,老师对学生的情况都很了解,因为一个班就那么点人数。

我的英文老师是澳洲本地人,女,30出头,很敬业的一位教师,她的课堂从不点名,因为她相信学生的自觉性,上课内容难不难完全取决于上课的气氛,如果有个别学生开小差,她就会用英文喊:"john, are you listening to me?” 如果被点名的学生回答yes或者no的话那他就会遭殃了,因为接下来就是老师对他的“批评”。

我的数学老师是个白人男子,留着大胡子,看上去挺和蔼的,其实严厉起来真是让人害怕。他最常用的骂人短语是:"you can jerk off你个混蛋!" 每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就会用这句话骂我们。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打学生的手心,不过我没被打过,因为我是老师最“宠”的学生之一。

我记得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由于很多题目看不懂,只能瞎做,所以结果出来我的分数很低,老师给我父亲打了电话,告诉他这个考试成绩不好,并且将我的“罪行”一一列举,比如不交作业啊,迟交试卷啊等等。。。总之我的成绩一直很差,最后考了很低的成绩(当时有成绩不公布,只有老师和学生本人才知道)。

虽然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因为在我的观念里,人生并不是只有读书这条出路,而且我的英文能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毕业前夕,我的英语水平已经可以和当地人对话了,生活、交际都不成问题了。

屠晓平屠晓平优质答主

随着澳大利亚教育在我国的宣传力度加大和留学市场的变化,选择到澳大利亚就读高中的学生人数呈直线增长的趋势。那么,中国高中和澳大利亚高中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不同导向,使得高中学业的侧重点存在很大差异。在国内,高中是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转折点,它直接决定着今后的学业深造机会。学生和家长往往高度关注高考竞争,把高中阶段单纯地看成是进入大学前的基础和跳板。学生在高中期间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课程,除了极个别的理科、文科实验班和重点班之外,基本上所有的高中学生接受的是完全相同的课程。课程的内容也高度概括和抽象化,考试非常注重对基本原理和条文的记忆与理解。而澳大利亚的高中是整个大学前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是非此勿读的单行道。澳大利亚学生在小学毕业后可以从两大类高中中选择其一,一是学术性的大学预科高中,另一类是偏重技能性和实践性的TAFE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澳大利亚中学生根据自己对将来职业和学业的兴趣,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去哪一类学校和选择什么样的课程。而且,所有的高中都允许选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完全通过毕业考试评定的,日常的学习报告和作品完成的质量对最终成绩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两种高中教育体制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管理风格。中国高中的日常管理比较严格,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学业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之间在业余活动和兴趣组织上也较少存在竞争。而澳大利亚高中从教学到生活管理,对学生高度信任,给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学生在入学后会得到一份课程安排表,所有开设的课程和课堂时间都会明确地指明,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的课外活动选报表上选择体育、音乐、演讲、学生政府、社区服务等兴趣活动和组织,这些活动安排和教学课程一样,都是计入学分的正式项目。学生在选择课外活动上经常是“僧多粥少”,需要通过申请材料、面试甚至考试才能入围。

最后,中国高中和澳大利亚高中对待师生感情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中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把老师当成朋友和生活中的知己。而西方的文化中却崇尚导师制,很多澳大利亚学生称任课老师为导师,他们认为导师不仅是学习上的指路者,也是生活和情感方面的良友,这样的师生观对西方学生形成更加乐观自信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