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这么多明星?
1.香港娱乐圈的起步比内地要早很多,而且体制不一样使得发展速度也很快 70年代,正是港英政府大力扶持香港电影行业的时候,而内地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影视行业被叫停。所以香港在80年代初就开始批量产出巨星(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等)和优质电影(英雄本色、监狱风云、倩女幽魂)。而那时内地的演员大多还是以表演舞台剧为主(张铁林、徐峥、葛优)或者拍一些电视正剧(孙红雷、段奕宏、陈建斌)
2.香港娱乐圈的艺人来源比较单纯,几乎都是科班出身 香港演艺圈相比大陆而言,相对封闭,又由于法制健全,社会风气良好,所以很少有“草根”型艺人能出头(冯巩、赵本山那样的相声演员不算),基本都是舞蹈、音乐或戏剧学校科班出身。表演功底都很好。 而大陆的演艺界则鱼龙混杂,有科班出身的,也有非科班甚至没读过书的,但是普遍演技都不差(比如赵先生和张先生),当然也有一些烂片之王这类纯商业片演员,不过影响力肯定不如香港。
3.香港娱乐圈的竞争很激烈,经纪公司很少垄断艺人资源 由于起步早,港圈在90年代以前都是百家争鸣的状态,任何有天赋和有实力的艺人都能找到发展的空间。而艺人们也很珍惜每一次上镜的机会,拍戏时特别拼命,经常受伤(成龙、洪金宝、李连杰)。后来随着港片的衰落,一部分香港艺人开始转向内地发展(如成龙、周星驰),同时内地的娱乐产业也开始兴起。现在内地的娱乐圈已经渐渐成熟,不少新起的偶像甚至已经开始挑战港圈的地位了(李易峰、杨洋、鹿晗)
造星产业的发展
香港明星这么多的原因,和它发达的造星产业有着很大的关系。60年代TVB成立后,就开始和香港其他影视机构一起,不断推出新星,这些新星在影视机构的包装和扶持下迅速走红,然后,影视机构就会不断推出新人来取代之前明星的地位。
这种运作方式在8090后的童年,给无数人制造了童年阴影。因为,每年都有新的小生花旦取代我们熟悉的人,这种不断更换新星的模式,让我们的喜欢的艺人像流水一样走马灯般闪现,而我们对于明星的感情也像大坝泄洪一样倾泄而出,很难有持续情感寄托,因此我们对于明星的好感也很难保持持久,一不留神儿就忘记了。这就造成了,我们虽然觉得眼熟,但却叫不上名字。其实他们都是当年人人皆知的明星。
香港的明星多,也是在造星产业发达,新老交替比较迅速的情况下造就的,这一点和韩国非常像。所以,香港明星多的原因,和造星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港台文化,和内地文化的反差
港台明星多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内地文化和港台文化的反差。虽然港台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是,在特殊形势的影响下,港台文化与内地文化,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而且,香港是国际化都市,因此,港台的娱乐文化比内地更早发展,而且,更为先进。而80后90后是在改革开放,开放文化交流下成长的,香港文化率先登陆内地,受到大家的追捧,大家看港台电视剧,听港台流行音乐,港台明星成为大家模仿的对象也无可厚非。所以,港台明星在内地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内地明星。这也造成了我们眼熟嘴生的尴尬现象。其实,我们熟悉很多很多港台明星,但是真正能说出来的,却只有那些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