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看病花钱吗?
我老婆怀孕后,检查出胎盘位置低(可能由于之前自然流产过),如果分娩有可能会发生大出血,需要提前手术取出胎盘。医生给的选择是 1.顺产,但如果发生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 2.剖腹产,排除生命危险,但剖腹产生育第一胎不能使用无痛针,伤口恢复不好会影响未来生育。 新加坡医疗水平亚洲数一数二,但是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又恰逢疫情,本来排期很快的手术突然被拖延了很久……最终我们选择了私立医院。
因为提前打了招呼,到了之后直接被带到住院部,条件不错,单间。医生说无论怎样,三天内一定安排手术。因为我们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一切顺利,第三天就安排了手术,全程不用排队不用等待。由于事先了解过费用问题,因此心理上也有准备,只是没想到那么贵——900新币左右,合4500人民币。但是与国内比还是便宜很多了。
术后几天在医院住下了观察,一切顺利。医生每天都来查房,非常耐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都会给出答案。住院期间,每天三杯茶,想吃什么基本都能买到,水果蔬菜肉类,应有尽有。 出院后,虽然刀口有些疼,但总体感觉良好。
每次去诊所,无论是打点滴还是换药,护士都热情周到,一点毛病挑不出。 要说花不花钱,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除了这次手术外,以后的诊费、药品费基本上不需要再花什么钱了,因为这些都可以用医疗保险报销。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被称为“3M体系”,即保健储蓄(Medisave)、保健基金(Medifund)、保健辅助(Medishield)相结合的体制。保健储蓄实际上是新加坡政府为每一位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开设的强制储蓄医疗账户,专门用于支付个人的医药、住院费用和为家人购买住院保险等,自己不能提取现金使用。新加坡政府规定,工人每月收入的7.5%至10%必须存入保健储蓄户头。同时,政府还对穷人的需要作出特别安排,政府为每个收入最低的员工支付保健储蓄4.5%,以保证其有基本的治疗能力;另外还设立保健基金制度,保健基金用政府的拨款和保健储蓄利息补充,为穷人的医疗支付费用。此外,新加坡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可以参加强制性住院保险——健保双全计划,用低额保费换取高额保障。
新加坡政府对公共医院的各项医药、检查、手术费用都作了限定,因而政府医疗机构的“3M”病人和私人医院的“3M”病人所支付的医疗费用是相同的。一般来说,人们在政府医疗机构看病,只需支付医药费和护理费各10%,而在级别较低的政府诊所看病则只需支付5%的医药费,其余90%均由“3M”支付。
由于新加坡的医疗费用相对低廉且治疗效果又好,近年来新加坡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外国病人就医的需求,新加坡在医疗制度上做出了特殊安排。新加坡的政府医疗机构和级别较高的私人医院通常都会明码标价地为非“3M”病人制定出包括手术、住院、护理和药品在内的全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