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加坡人要移民?
最近,随着《小森林》的热播,“慢综艺”这一节目形式再次引发大众关注。而相较于他处,新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慢”。 作为亚洲唯一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这里的生活节奏有多慢呢? 在这里,你很少看到如国内一样急匆匆地赶路的人;也很少遇到像国内这样堵车、等红绿灯的时间都要计较的情况……
在新加坡,无论是什么时间段,人们都是“不急不躁”的。早晨去超市买东西,即便是在周末,你也很难见到推着购物车,风风火火的购物者——大家都从容不迫的走着,随意的逛着。 即便是需要排队,大家也是在有序中略带急躁。很少有人插队,毕竟,在这里可没有“中国式宽容”。对于违反秩序的人,当地人可是会毫不留情的斥责。
如果说,上述还不足以说明当地生活的节奏,那么下面这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差距。 新加坡每年的人口出生率大概是1.42%,死亡率则在0.98%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44%。 而中国的数值则分别是13.65‰、7.18‰和6.47‰——这是指每千人死亡的人数。换言之,相当于每千人里,就有6个人去世。
这样高的死亡率,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口增长率的低下。据统计,近年来,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不到3万。可以预见,如果这种低增长的态势不变,用不了多久,新加坡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社会。 在这里,就连死亡都显得如此的“不慌不忙”。
之前在新闻上看到,新加坡有一位女士因为癌症不幸离世,其丈夫在机场送走妻子后,竟因为悲伤过度,在回国后接受媒体采访。 在采访中,这位男士一边抹眼泪,一边说道:“我希望她(去世)是因为年纪大,而不是因为我没钱看病……” 这看似是这位丈夫的伤心之言,但实则不然。因为在新加坡,不管你是否有钱,只要你年满65岁,就可以享受到免费医疗。
当然,这里的老年生活也不是完美无瑕的。比如说,会面临孤独的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年轻人又要供房、工作,没时间照顾长辈,因此很多老人选择离开故土,到异国独立生活。根据统计,目前在新加坡生活的外籍劳动力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从事劳务工作的低技能人员,他们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这导致在新加坡,除了华人外,最多的就是马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