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那提文理学院是什么?
我是在文理学院毕业的,学校规模很小,一共才七千学生左右,分为三个校区。我毕业那年总共只有1300个留学生。 我是通过高考进入的文理学院(当然,申请美国大学是另外一套流程)。我的专业是金融数学,其实这个专业的全称应该是数学和计算机双学位,因为我在大一也修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课程。我们那个项目一共录取了二十个人,国际生只有六七个的样子,大部分是来自越南和美国本土的学生。
虽然这个项目设置的课程难度很高,但是我和另外两个中国同学还是一起顺利拿到了本科学位。我记得当时学随机过程的时候,我和那个中国同学把老师都整懵了,后来给我们出final project的题目时,让我们自己决定是要statistical method还是要computer simluation, 因为老师知道无论我们选哪个,最后都能拿A。 我们的final project是有三个人共同做的,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内容。因为我是数学专业,所以计算量最大的部分由我来做。我当时和另外一个美国同学各带了一个东南亚的同学来做辅助计算。虽然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都是我们的名字,不过整个project都是我和其他美国同学讨论后完成的。
因为文科学校数学系的人不多,所以我几乎没怎么碰到中国人。除了和我同一个项目的中国同学以外,还有一个学物理的中国女生住在我宿舍楼下。她比我低一届,但是她在文理学院的本科四年加起来总时间是五六年,因为她是休了一年学分过来的。她是因为高中没有考好,想重新来过的那种类型。因为她理科基础很好,所以我经常请教她问题。她也经常来找我讨论物理题或者其他题目,因为我们都不是那种很爱刷题的人,感觉每一道题都要发挥它的价值才行。
在文理学院学习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因为学校小,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校长,教务长在食堂吃饭,或者在路上和同学讨论问题的样子。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任何人都会随时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东西都很轻松方便的感觉。因为我项目的原因,需要修不少计量经济的课,但是我在文科学院,又不想落下语文和历史的课,于是每个星期我都得跑好几个校区上不同的课程,但是所有的教室都没有门禁,随便进,所以也没有人管你到底跑了多少路,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