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人不上大学?
我猜是因为德国的大学,除了极少数理工农医外,都是黑天白夜的。 毕竟德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实现了工业化,工厂里一天工作十个小时已经够呛了。 加上德国社会相对稳定,人们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如果实行了昼夜大学的制度,势必会出现大量白天要工作晚上才去上课的“双重劳动者”群体。
而白天去上课的话,一方面会影响白天正常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交通、治安等问题。 另外从社会角度看,一个勤奋上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清晰的社会;反之就是一个扁平化结构模糊的社会(比如我国的互联网创业)。
如果一个社会里普遍存在一边上大学一边挣钱养家的情况,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当然这种情况在我国不存在,毕竟我国的教育制度是选拔性考试制度,只要你有实力考上大学,就不必担心没有钱读大学……这种制度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会拿钱去读大学,因为不读就要被淘汰。于是出现了一种大家都去读大学的局面。 而德国采取的是普及教育,义务教育至少10年,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只要想读书,基本上都能读到高中毕业。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要不要读大学,二是即使读了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因为社会需求有限)。于是出现了两种人,一种是有经济实力的人去读大学毕业找高薪工作,另一种是没有经济实力的人也读了大学,但是找的收入也不比前者低多少。反正无论怎么样都有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