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校怎么样?

慎芊奕慎芊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上初一的时候,我们县里开了一个民办的中学,叫育英中学,这个学校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只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入学的条件就是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每年只收取200元的学杂费(当时一个农村的孩子学费是很高的,小学、初中都是免费的),学校提供住宿、伙食,并配备暖壶、洗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 我是带着村里发给我的补助款和免费录取通知书去报到的,刚到学校我就被告知,因为我是插班生,要补交500元(我当时不知道这笔钱是什么时候少的,也不知道少了这些钱要补交,还是后来才了解的),当时我家里很穷,500元对我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我给我哥和我弟各写了封信,让他们各自凑两百块钱,可是信写好以后,我却怎么也打不出去,最后我把信塞在抽屉里,眼巴巴的等着开学。

终于开学了,我在宿舍收拾完东西以后到了食堂,看到桌上有张餐巾纸,上面写着“拿好你的东西,快走!”,我看了以后知道是校长写的,就跟着他来到办公室,他说“你不用上课了,你家庭困难,学校已经帮你申请到了奖学金,每个星期60元钱,足够你用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被这所民办学校录取,没有交一分钱学费,学校还提供了衣食住行,只要我能安心上学,不再为钱发愁,就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这所学校很严格,除了学习以外,生活处处都要规范,比如早上跑步必须围着操场跑3圈;上厕所要按次序进,出厕所要排队(防止打闹);冬天洗手后,毛巾要先挂起来,不能随便摆弄;晚上睡觉不能讲话,否则扣操行分等等。

刚开始,我觉得这些规矩太多,太烦了,影响我学习了,但是半年后,我真的改变了看法。因为,我不再为生活琐事而烦恼了,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快,成绩排名由倒数第几变成正数第几,并且连续几次考试都拿了全校第一的成绩。

第二年,我和我哥、我弟都分别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两个弟弟成绩比较差,拿不到奖学金)。

第三年,我考进了全年级前10名,学校奖励了我200块钱,还给了三好学生奖状…… 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那个私立学校花了很大的心血培养我们,虽然他们只收了200块钱的学费,但学校里的其他花费,比如书本费、生活费,都比其它学校高很多。学校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让其它学校的学生来骚扰我们,特意安排保安来护送我们上下课。

阙洁婷阙洁婷优质答主

以前我教过几年神学,在云南某个小县城,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做老师。 那里的人很质朴、单纯,没有大城市里那些尔虞我诈,也没有那么多浮躁和戾气;这里的教育就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不是像公立学校的应试教育,也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只教书不育人”的老师那样只知道讲课本的内容,而是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带着他去看世界有多大,带他去认识耶稣这位生命的救主。 在那里的时光是快乐的,虽然那时候条件相当艰苦——住的是土房子,吃的是咸菜和大米饭(偶尔也吃肉),但是那里有我最敬爱的校长和老师,还有可爱的学生。

当然现在想起来也会有遗憾——因为当年我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没能多帮助一些孩子,未能把他们带到基督里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