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学校时先做RA是什么意思?
先做RA,然后转PhD。 国外很多大学是这样运作的。 当然也有直接申请PhD 的。 我读本科的时候,就是这么申请的。不过我不是RA。 因为是直接申请PHD,所以没有先修课的要求。 但是有科研经历会被加分,因为这样可以说明你有做研究的潜力并且有可能延续到博士阶段。 所以如果你想申PHD,有机会去做RA是很加分的。
我硕士读的是应用数学。当时打算申请算法和统计方向。因为这两个都是偏数据分析的,需要比较强的量化背景才能学好。 而我的量化背景主要是由两门先修课和一个RA项目构成的。 这两门先修课分别是微积分(包括多元微积分)和概率论。
在本科时我们已经修完这些课程,但它们只有满足最低学分要求并不能直接申请Master。我在硕士期间选修了相应的内容并且达到很高的GPA才最终满足了申请的条件。
另一个是RA项目。当时我找到系里教授要申请他的研究组做RA。他看了我的简历后觉得我非常适合,就给我发了邮件询问是否愿意加入他的团队做RA。虽然当时有其他学校的offer,但既然能申请到这个项目的全奖,当然不愿错过这个和教授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啦!于是我就去做了RA。
这个项目是一个和统计分析有关的数据挖掘任务。由于之前上过相关的课程,所以我很快就适应了项目内容并完成了给定的任务。为了体现我做科研的能力,我还花了些心思做了一个统计分析的图,并用不同颜色标注了不同的类别。这个图被我用在了最终的项目报告里,也帮助我被录取到了梦想的学校。 后来我也顺利拿到了梦校offer,并且在那年九月来到了美国。
但是,事与愿违。刚来学校没多久,我就收到了教授的email.教授说因为我不是计算机的背景,学习编程很困难,希望我把研究方向转到别的项目组。
我当时很失望,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正在我不知何去何从之时,我突然想起我来美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拿绿卡。于是我找了系里的教授帮忙,问他是否能帮我申请工卡和永久居留权。他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且还真的帮我找到了合适的课题组,让我可以继续做RA,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科研生活。而之前那个课题组给我的研究任务也逐渐过渡到新的课题上来。
虽然刚开始来的时候是失望的,但我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喜欢又有适合我的项目的课题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实现了来美国读书的目的——获得了永久居留权,拿了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