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优良校谁认可的?
在1968年,日本政府为了推进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短大、专修学校等)的整顿与合理化,制定了《高等学校设置基准》并实施。同时设置了“高等教育局”(后来改组为“高等教育政策司”)作为政府负责监督和实施该准则的部门。 按照这个准则,日本文部省(现在的文部科学省)每年都要对全国的大学进行打分评级,分为5个等级,1级最高,5级最低。2至4级算良好,3级属于合格。
这个评估的标准包括很多方面,如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学的入学难度,大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质量等等多达几十项。虽然各个项目的权重不一样,但如果某所大学某个项目非常糟糕的话,哪怕其他项目再优秀,总体评价也不会很好。
根据政府的准则,评定的结果分为5等: 除了以上5级以外,还有两个附加级别: “非指定”是指不授予特定的认可或者许可,即没有获得政府的正式授权;而“指定”则指需要满足一些特别的要求才能获得政府的批准。
从1978年起,“指定”的大学必须加入“国立大学法人”的行列,其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不受地方或地方的利益所左右。 在1997年至2005年间,文部省还设立过“超级国际化大学和优质学科”以及“国际开放学科”两个新的认证项目来鼓励大学朝着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
“超群的国际力”指的是在一个甚至几个特定学科内处于世界前沿,有能够和国际上最顶尖的大学和学科相抗衡的实力;而“优质的国際化科系”则是强调这些学科的教材教案和科研水平要能达到全英文授课要求,能吸引海外的优秀学生和教员来留学。
无论是“超级国际化大学”还是“优质学科”,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日本能从以国内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转化为以海外留学和引进外国人才的机制。 虽然这两个项目已经于2005年停止审批,但获得这两个资格的项目仍保留“国立大学法人”的身份,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