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会展业原因?
作为在会展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我们对会展行业的认知具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理论高度。今天,我们将从会展定义、会展类型、会展价值、会展基础能力四个维度,共同解读会展业为什么能在发达国家与地区蓬勃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国际展览协会(UFI)对会展的定义: 会展是一种基于展览空间和时间所产生的效益,它包括一切形式的有形展品或无形服务的展示。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活动都能被认为是会展。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发现,会展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绝大部分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展会这一重要的营销手段。我们日常见到的各类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产品发布会等,只要是基于展位提供有限空间和期限,集中展示商品并旨在达成交易活动的都算是会展。
根据参展目的的不同,会展可分为贸易型会展(Trade Show)和销售促进型会展(Sales Promotion)两种类型。
贸 易 型 会 展 Trade Shows 这类会展一般是行业性或区域性性的专业展览会,其基本功能是传递市场信息、沟通供求关系、建立商业网络、促进销售成交,参与对象以业内人士居多。
销 售 促 进 型 会 展 Sales Promotions 这类会展一般由品牌厂商自行举办或委托展会主办方承办,其目的不在于建立全面的商业网络,而是通过短期集中的户外投放及现场路演方式,针对已经具有一定购买意愿的目标客户群,直接刺激消费行为,达到短频快的促销效果。
无论贸易型会展还是销售促进型会展,都具有“以展招商”“以会揽客”的特性,能够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精神效益。
一方面,会展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德国平均每100万居民的展览规模就创造了8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美国则在每100万个观众中创造2475个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会展带来的经济效应还包括间接的、衍生性的经济收益,如旅游收入的增加、交通工具的使用、酒店住宿以及餐饮等方面的消费等等,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除了直接的经济回报以外,会展还具有传播信息、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出口、培育消费者、协调社会关系等无法量化的隐性利益。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会展甚至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传播国家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线上线下(O2O)融合的展会新模式正改变着传统会展的行业规则,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势而为把握机遇、如何应对挑战转换赛道是每一个行业参与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