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为什么要移民?
我父母是五十年代的留学生,他们那个时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人才;加上那时中苏关系良好,苏联老大哥刚刚完成工业化,有很多技术可以输出给我们,所以中国在那一时期吸引了很多的西方科学家和人才。我的父母就是在那个年代来到加拿大的,他们是坐着的火车过来的,到了温哥华以后被分配到各个工厂做技术顾问,指导当地如何生产加工。虽然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但是仍然无法避免金钱在异国他乡的重要用途——买房子、买车、日常开销等等。
后来他们的一个朋友觉得他们为人善良又聪明,便对他们说:“你们这么能干,为什么不自己办个厂啊?” 于是他们就真的在自己住的地方附近开办了第一个工厂,开始创业。那是一个制作玻璃纤维的小厂,通过将海洋塑料回收制成塑料粒,再投入模具做成塑料管,最后用于建筑或汽车等行业的填充物。
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体系还不完善,很多行业需要依赖进口,而加拿大由于历史悠久,很多资源都被开采殆尽,并不具备再发展重工业的条件,因此这个工厂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都离不开从海外进口。尽管这样,这个工厂依然为当时的加拿大经济做出了贡献,并且获得了政府的扶持,因此经营得相当不错。
几年后,我的父母又在多伦多附近开办了一个化学制剂厂,主要产品是制造玻璃清洁剂、洗碗液以及肥皂等家庭常用化学制品。由于这些产品的原料容易购买且加工简单,利润相对丰厚,加之又受到当时加拿大政府鼓励出口的政策影响,我的父母就经常往太平洋那边运送这些东西。当然,这些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也需要缴纳很高的关税,为此还惹了美国海关的一些麻烦(详见另一个题目《我是怎样在美国街头被警察盘问的》)。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我的父母的公司也受外界的影响逐渐衰败,最终他们在90年代中期关闭了在加国的一切生意,回到苏州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