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名字哪个是姓?
姓是在姓氏文化中,从母系血统传递下来的一串姓或姓氏符号,它是家庭传承的象征。 姓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在那时,姓明确标示着家族女性的血缘所源于的母亲一方的氏族出身。 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种族之间通婚情况的复杂化,姓氏的纯血统观念逐渐淡化。到了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同姓间通婚甚至成为禁忌。这时,姓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地域或行业特征。这种特征来源于父系,因为父系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于母系(一夫多妻制度下,父亲的血统更容易得到延续)。这时的姓更多的具有了阶级、职业等社会经济含义。 新加坡人的姓名由名与姓组成。名在前姓在后,中间用空格分开。例如:李连杰。
在正式场合,如身份证、学生证或是政府公文上,只登记姓名即可;但在填写申请表、报名等各种需要填写个人资料的场合,则须全部写上“姓”名。 华人新移民到新加坡后,通常会在自己的姓前面冠以“李”“陈”“张”等中文姓氏,以便于他人称呼自己。而原籍新加坡的马来人、印度人和巴厘人大多不随中国姓氏,而是继承祖先发明的姓氏。
新加坡人名与马来西亚及印尼华人一样,仍然沿用中国人的传统命名法。即以中国人的姓名字数为二或是三字的为多。也有二字以上的,但极少,极少。
新加坡人的姓氏与马来西亚人、印尼华人的一起,也与中国人一样,有陈、李、黄、王等等。但新加坡人也与其他东南亚华人的姓名有所不同,就是有些新加坡人的名字是他们先父传下来的本姓加上他们的母姓组成的复姓。例如,陈钟聪,黄林坤,陈吴金,王吴文等等。当然,这种情况只存在男性朋友的姓名上。而新加坡女性朋友的姓名一般由两字名加美或是英字的单字名或加新加坡或是中国流行名构成。例如,李小清丽,张静芳,陈佩云,王美英等。
新加坡人有使用双字名的,例如,陈大福,张明强等等。
新加坡人的名字,在华人中,一般也像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华人一样,用中文书写,但在政府或其它正式文件中,一般使用英文书写,因为新加坡有大小不同11多种语言文字。马来语为新加坡人的国语,英语为主要的交流语言。
由于新加坡人名字以中文用字为主,所以新加坡朋友一般使用中文汉字的读音来读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