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出国交流申请容易吗?
谢邀 首先,明确一点,不是“保研”!也不是“直博”!更不是“考博”! 交流生(交换)项目,是院校与院校之间相互派遣学生进行短期进修的留学形式。由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双方相互认可,学分和成绩在双方学校都有效。学生通过交流学习,能够丰富经历、开拓视野、建立人脉,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海外求学体验。
1. 申请门槛低 从学校层面来看,一般对于“985”“211”类的重点高校,会相对友好一些。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就青睐双非的学生,且专业背景优秀。所以,是不是“双一流”并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
其次,看学科。如果是理工科,对专业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是文科类专业,对专业则没有那么严格。当然,你是“985”“211”的重点专业自然更好。 从个人层面来说,一是要看英语水平,二是要体现专业基础和个人学习能力。
语言方面,托福/雅思等考试的成绩是硬指标,达到要求才算通过。部分项目可能会要求额外的GRE/GMAT成绩。除了标化考试成绩,还要重视申请材料中的个人陈述,推荐信,简历等内容,尽量体现与所申专业相关的经历和能力。
最后提醒一句,有些项目会对申请者的本科就读院校或就读专业有一定限制。比如说,有的专业只接受某些特定院校的申请者,有的是同一学校的本科生更容易被录取。这些细节,建议在申请前向拟读专业的导师或院系咨询。
2. 费用问题 要了解项目的资助情况,是全额奖学金还是自费项目?如果是全奖的话,免学费和生活费的情况如何?自费的项目,费用大概多少? 一般来说,奖学金分为两种,一种是financial aid,一种是scholarship。前者是全奖,无需返还,后者是奖学金,需要按照规定的路径及方式使用。 了解经费问题后,还需要了解项目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宿行,甚至是否适应异国文化等等,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3. 申请日期&名额 各院校的申请时间是不一致的,一般在10月到次年3月之间。个别项目有可能提前至5月截止。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项目有明确的招生名额上限,一旦满了就会停止招生。所以,尽早下手才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