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难度怎么填满出国申请?
要了解什么是“难度” 这里所理解的难度,应该指“课程难度与本科院校的匹配程度”(由于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宽进严出,所以这里的院校指的是本科学校)。对于国外那些本科就能拿到高GPA的同学而言,他们在选校的时候并不会特别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毕竟人家本科毕业都能有不错的成绩了,再来一个容易申请的master肯定没问题;但对大陆的学生就不同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先申到相对“难”的课程然后花力气读出来拿高分的,因此这种经历的差异导致我们在选择项目时自然也有区别——我们会更倾向选择那些跟我们本科教育背景相匹配的项目,因为在申请上我们是有胜算的。 所以题主所说的“难度”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我想申到好的学校,那我就得去考GRE、雅思,努力提升我的标化成绩;我想申到理想中的专业,那就得好好准备申请材料,认真写文书以打动录取官。但这一切的起点,都需要从我找到“跟我本科背景相匹配”的项目开始,否则一切努力都白搭。
接着,我们来聊聊如何找到“匹配“的项目 一句话来概括: 先找专业,再看项目,最后挑院校。 在选专业的阶段,建议题主从兴趣出发,结合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来考虑,因为这是决定你要学多久(是否要读博)以及以后往哪个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至于具体的选择方法就不阐述了,你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如果确定好要申请的专业后,接下来就是找项目了。
一般建议从项目的名称入手,因为你不知道项目名字里的每一个关键词所在的具体含义,就有可能会被所谓的“项目排名”带偏,从而选到一个并非你所需要的项目。比如,你本科学的会计,那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大概率也是会计相关,那么申请Master的时候就应该选Macc或者MAcc这样的项目,而不是选了MBA。虽然MBA的名气可能比MAcc要大很多,但如果你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是要做管理的话,那读了MBA就相当于浪费时间。
因为任何一个项目,只要你能拿到满意的offer,那么它就一定是你“匹配”的,所以没有所谓的好项目与坏项目之分,关键还是在你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及当前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