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交换生是怎么回事?
谢邀,最近很多人关注我的学术经历所以统一来答一下。 我读博期间有两次交换机会,一次是去香港科技大学(HKUST),第二次是去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两个学校都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各有一个不同的原因让我选择其中一所而去掉了另一所的offer。
1. 首先是2013年去HKUST,当时正好碰上一堆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研究生和PhD,于是就去参加了他们的申请。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南京大学读的,港真他们给我的待遇是相当的好,几乎等于白给啊~ 由于我读的是电子工程,去HKUST做通信研究,所以导师非常非常的nice,给了我很自由的研究环境,基本上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安排科研时间就可以如何安排。而且我在南大本科的时候修了很多门他们学校的课程,去HKUST读书相当于再读了一遍,学分直接被认可了,所以基本没费什么力气就完成了一年(或者半年)的论文和答辩流程。
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和本硕在学校读书的同学相比不能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吧,因为没法加入学生会的啊!但是这一年我也没缺啥,反正该玩的玩该干的干。
2. 然后是2014年的交换到American Midwest,这次是申请到了 Northwestern U. 的MISM(Maste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ster)项目。这个项目属于半个CS,另外半个就是info啊~~所以虽然我是以CS的背景申请的,但是也如愿以偿的进了这个以info为主的项目。在这个项目的两年,我完成了两篇paper,一篇是关于data mining的,一篇是关于NLP的。可能很多朋友不了解NLP,这个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的自然语言处理。
当然,除了发paper和搞科研外(其实我对科研没啥兴趣哈哈哈),我还趁这个机会去看了我的偶像Eric S. Raymond(《Linux起源》的作者),去了Tesla的汽车工厂逛了一圈,去了一趟芝加哥公牛队的训练基地(我就是个篮球痴啦)……生活那是相当的美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和国内的同事们失联了~~~ 不过,最可惜的还是没能把这两个项目整合在一起发一篇大文章哈哈哈~希望有机会可以和未来的同事合作完成这一项工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