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什么有钱?
我念书那会,学校穷得响叮当。 我是2006年考入大学,那年学校刚搬迁到市中心,所有的基建还没完成,我们这一届学生成了苦逼的土木建筑系学生,每天赶工地,搬砖头,自己挖地基,自己修教学楼。 当然,作为工科院校,校园硬件建设是我们这帮男生的事。女生们也毫不逊色。我们计算机系有个女同学还因为太辛苦,军训服都没来得及洗就穿着跑完了一圈操场(10公里)。
当时学校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我们学土木的是学校唯一的一个和企业有合作项目的系,每年有大量的学生去企业实习,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工作,给学校带来了不少的现金流动。 但其他专业的同学也不能白学。除了国家发的补助和奖学金外,有的专业还会有学费返还的政策。比如农学院的部分专业,学费较高,但入学后根据学校的政策,按学生的成绩进行学分兑换,最高可以免缴一半的学费。
医学院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学习期间免费住院,免费手术,免费注射药品…… 学校没钱了,就去银行贷款,反正政府是铁定不会让学院破产让学生无学可上的。所以那时我们常开玩笑说,学校没钱了,找银行,银行没钱了,找省政府。 不过到了后面,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特别是98年长江大水后,对灾区的学生进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助等,使学校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现在的学生们可比我们幸运多了,不但免交学费还享受各种补贴。真不知道那些骂国家穷酸的学生们,你们到底要多少钱才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