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什么不是学校主科?

瞿忠铭瞿忠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误会了,并不是艺术不是学校的“主要”科目,而是体育不是!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规定,小学、初中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别进行学分管理;高中设置选修课,允许学生跨学科选课;所有学校必须开设的艺术类必修课程有音乐、美术,可选修的课程包括戏剧表演、影视节目制作、舞蹈等。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社团活动的通知》中则指出,社团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除了艺术类(含音乐、美术)、体育类,其他诸如科技类、文学类和语言类等人文社科类的社团,都在教育部门的监管之下,有序发展。 所以问题的本质是: 为什么体育会成为学校的“主要”学科,而不是艺术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各国对“主要学科”的定义。 以美国为例,美国教育部网站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换句话说,决定一门学科是否为“主要学科”的关键在于:这门课程是否由一所院校的至少一个系部提供学士学位,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被认定为“主要学科”(major)了。 一门学科是不是“主要学科”取决于这门学科在大学里的定位。如果一个学科没有毕业生,那么就算这个专业再热门,也永远不可能晋升为“主要学科”。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为什么体育能成为学校的主要学科而艺术不能呢?原因也很明显,因为体育拥有多项“主要学科”认定的条件,而艺术大多只能算作“选修学科”。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你们学校只有一个体育老师教篮球并且只有一个人报名,那么这门课就能完成从“选修学科”到“主要学科”的晋升。同理,如果有两个人报篮球班,那么这门课程的学位就会翻倍,晋升的可能性会更大。反之,如果你报了一门艺术课程,例如钢琴,哪怕你是这个学院里学钢琴人数最多的一个,只要其他同学选择的都是足球、篮球这些“主要学科”,你的钢琴课也就沦落了。

之所以这样设定的原因也很简单,为了鼓励高校重视“硬科学”如数理化的培养。 而艺术这类“软科学”虽然不可或缺,但相对而言重要性就没那么突出了。在学校有限的资源面前,自然要优先保证“主要学科”的培养。

葛晟宇葛晟宇优质答主

我是这么想的,一个东西学的好与坏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天赋(比如音乐美术) 二、努力 三、环境 这三点中,只有努力是可以被引导的,其他两点都是纯天然的,天赋这个东西你天生就是天才你就是天才了没辙的天才没办法提高。 所以我认为艺术这种是主观性很强的科目要作为一门学科去培养的话应该以“兴趣”这个元素为第一出发点,也就是说在学校里首先得让学生们对这门功课有兴趣再去谈其他的要素才能更好学好它,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由于学校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都会先考虑孩子的高考升学率然后才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没有兴趣也会逼着自己去学习艺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