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北欧好吗?
在北极圈以内,每年正午太阳都只能在地平线上徘徊三四个小时,白昼与黑夜交替的时间则完全取决于节气,“春分”和“秋分”时昼夜等长,冬至时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在这样极度钟爱阳光的地方,却存在着一个全球公认的阳光最少的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 这里是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的接壤地带。
在这里,每年的日照时间不超过1500个小时;4月份,太阳只会升起不到6个小时,7月初到8月初之间,才能迎来真正的白昼。 除了极夜现象,这里的寒冷也是数一数二的。
以冬季平均气温来计算,整个北欧有四分之一的地区有-10℃以下的年平均气温;而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高压时常过境,将这里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尽管有着极端的天气状况,但在如此漫长的冬夜和极夜中,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被严重打乱。
在北欧,无论是房子还是车子都有专门的设计和用料来抵御极夜的黑暗环境。例如车窗必须能轻易地全部上下开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打开车内照明;房屋内则有充足的日光灯和电路系统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
虽然当地人在应对极夜上有诸多方法,但想要真正适应这种极寒天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来说,气候条件的差异是一个重要考验。
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刘子瑜(音)正在努力适应当地的寒冷气候。她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毛线帽子,但依然掩盖不住脸色的红晕。对于她来说,每天出门都需要做一番心理斗争。 我特别特别喜欢太阳,但是(在丹麦)4点到5点间太阳是不会出来的。所以哪怕是在夏季,早上9点前你也看不到太阳。这对于一个阳光狂热爱好者来说是巨大的折磨! 我之前没有经历过这么漫长的冬天,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彻底的黑暗。一开始我很难克服这种情绪,每天都特别沮丧。但我一直在告诉自己,太阳一定会出来,黑暗一定会在某一天结束。现在我对这里的冬天已经没有那么排斥了。 为了减轻寒冬带来的不良影响,刘子瑜还尝试了一些传统办法来对抗孤独和忧郁,例如养宠物猫、与朋友聊天,以及每周打两次牌。她说,只要不一个人待着,心情就一定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