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法案谁提的?
“国创”和“海归”是两个时代的标志,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形式的选择。 前者代表着一种“国家创造人才”的理念,后者代表着一种“人才回归故里”的理念。 “国创”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是“海归”的时代。 在过去,一个年轻人若是有志于投身建设祖国,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海外的一切,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穷二白的故土,加入“两弹一星”、红旗渠、大三线等伟大工程。
那时候没有海外的种种便利和优势,回国意味着损失这一切;如今时代已经变了,回国的代价已经不再是那么高昂。 海归潮正在席卷中国,这是一个无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2016年的留学归国人员比2008年增加了59%,这些留学生平均每个人可以带动近3亿元的资金回流。 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将带来科技、资本、人才的流动。最重要的是,他们带回来了另一种你看上去可能颇为奢侈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选择做你自己。
以前出国的人大多是奔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去的,因此自然带着一种“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他们中很多人确实也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然而也有很多人像李银河一样,只是因为想逃避婚姻,因为“一个人活得自在”。
无论怎样,他们是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正是从异国他乡那扇敞开的大门开始。 如果说国创是一代一代人前仆后继挥洒热血和汗水的革命史,那么海归就是一群群有血有肉的个体追求自我价值的旅程。如果说国创是一种精神,那么海归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