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沒有自己的语言?
因为德语不是“自成一派”的语言,而是一门“混合语”。 什么是混合语呢? 就是一门语言的词语和语法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非常巨大,以至于这门语言看起来像是由不同“方言”组成一样(请参考我的专栏《德语内部语法差异常》)。
以德国为例: 他的词汇受北欧日耳曼语族影响很大,尤其是格底蒙语和低地斯堪的纳维亚语,所以有很多德语词长得很像这些语言; 而他的语法受到罗曼语族的影响很大,尤其像拉丁语、意大利语,所以他的名词三性四格,以及动词变化曲折都很像这些语言。因此有人说德语很“罗里吧嗦”(类似于汉语),其实说的正是罗曼语族的影响!
所以,德语虽然是一门独立语言,但是看上去常常很像一门混合语——既像日耳曼语族,又像罗曼语族。 比如下面这张图,是德语在罗马尼亚的方言地图,可见德语在当地的“方言”分布。当然,这些“方言”其实是“洋泾浜德语”——单词像格底蒙语,而语法像拉丁语。 再比如这张瑞士德语区的方言地图,可以看到德语在不同地区的变体。
而在德国本土,南北方言的差异就更大了,南德的德语听起来就像奥地利或瑞士的德语。 这是因为巴伐利亚(Bavaria)州说德语的人最多,而巴伐利亚的语言政策一直比较宽松,所以在巴伐利亚境内的德国人经常到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瑞士、列支敦士登和不莱梅群岛定居,将他们的南德方言带到这些地方,进而影响了这些区域的德语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