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博士学制几年?
在人们的意识中,只有应用科学类的学科才需要工作,理论学科一般不用。而事实上,包括现代物理、天体物理和理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都迫切要求研究生懂得有关的新技术,掌握当今科技发展前沿。 如天文物理专业,当前正在积极地发展一种新型的天文观测技术——中性氢一线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巨大的数字计算机把天空中每一朵云所包含的物质成分和动力结构解释出来,可应用于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太阳系内行星大气物理的研究。又如生物化学专业,当前开展得很活跃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完成一系列的生命科学基础理论找到了有力的手段,如克隆技术、序列测定、基因工程技术等。
而且,许多理论学科的研究成果又可以指导技术的发展。如现代物理研究所发展的各种新型物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工业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在广泛研究的几何光学非线性理论,已经应用于计算机和激光技术中。还有,应用化学专业(除化学工程外)也需要了解相关理论学科的重点发展领域,以使自己的研究立足于科学前沿,不至于盲目地跟随潮流。
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已成为世界高等学府学科发展的潮流。传统的专业界限正在消除,新型的边界模糊专业正在出现。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所说:“未来的专业教育可能会更像哈佛的模式,各学科间界线将越来越模糊,而更加趋向于融合与交叉。”
为此,我国已提出将高等学校分为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专业型大学,加强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现在,许多国家已把鼓励基础科学作为重点,因为他们早已认识到基础科学是技术开发的源泉。据国外学者对近百年来近20门基础科学对工程技术推动作用的统计研究表明,哲学、数学和天文学对工程技术贡献最小,只有0.4%,而生物学或生物化学则高达49%,物理和化学也分别达到39%和37%,这就是因为基本技术归根到底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规律性的认识。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已开始跨入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多方面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明确观念,更新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