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实科中学是什么意思?
在德国,中学校分为四类,即文实中学,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混合中学。每类中学都有公费和私费(即自费)两种。文实和文科混合中学培养高级机关干部、工作人员,以及教师等。实科中学培养工程师、会计师、行政人员以及教师等。混合中学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工程师、会计师、立法会议员和大学教授等工作,有的进入大学者少于1/3。
在中国,“实科中学”这个词曾经很流行,几乎与“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普通中学”并驾齐驱。
“实科”二字,源自欧陆,原意为“实际”或“实用”,即与文法中学所偏重“理论”或“文学”相反,偏重“实际”或对“实用科”的学习。
在现代德国,实科中学培养工程师、药剂师、会计师、教师、政要和高级行政人员。这些学生一般就读于城市,毕业后一般留在当地。他们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了明确的设计,入学前便对此有了基本的认识,例如:是希望将来当一名电气工程师、交通灯工程师、经济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农业工程师、航空工程师,还是当一名报关员、注册会计师、银行家等等。入学后,一般只有70%的学生继续学习机械、电气、经济、建筑等专业,其余部分则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转专业,例如转学文学、外交、新闻等。
其实,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如果能同时掌握两门外语,并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和数学功底,也是完全可以报考中国的“大学预科班”的,或者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科。因为,中国现在也设有“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大学本科”,同样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门类,也有“大学预科班”。
德国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有实科中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奖励在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立有战功的军人,德国设立了一种特殊的中学——实科军人中学。这些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军人儿子受正规学校教育,增强国家实力,同时培养国家需要的工程师与技师。这些学校后来发展成为普通实科中学。
德国实科中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才能和初步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其将来的专业继续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