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了想改专业怎么办?
先和你们分享一个改专业的成功案例! 我2021年毕业的硕士,本科学的是生物工程,硕士读的是食品营养与卫生检测。 毕业后去了深圳一家生物制品公司做研发工程师,每天做的工作就是培养细胞,测蛋白,做实验,工作非常清闲,工资也不错,但是一直就想换行,因为确实不喜欢这个工作。(插一嘴:其实换个角度看,有能轻松赚高工资的工作,何必非要换专业) 然后今年终于跳槽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做跨境电商的,工作内容就是选品,试品,策划促销活动(类似运营的岗位)。
虽然换了行业,但我的专业知识并没有扔掉,因为在岗位上需要时常学习,我反而觉得学的东西比以前多了很多,对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又重新温习了一遍,真是既苦又乐。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你这么喜欢你的新工作,为啥还要改专业呢? 其实我之前也提到了,我一直就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读研期间也没有认真学过,所以本来就没有什么专业知识积累,工作中自然比较困难,经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老师或者前辈。加上自己本身英语不是很好,经常读文献都有问题,做研究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换了工作,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还是有很多时候都会想起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这个时候就特别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认真学习,如果学习了现在就能学以致用,也不用天天懊悔了。
说了这么多好像有点跑题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如果你现在有工作,又想改变现状,可以换一个相关或者相近的专业;如果你想完全转换一个人生赛道,那就得考虑一下年龄、金钱和时间成本等问题了。当然,如果一切归零,一切重头再来,那换什么其实都无所谓了~
研究生毕业后想转专业,有三种途径:考试、留学、和第二学位。如果选择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取第二专业的资格,有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等等。如果想走留学的道路,也可以在留学时选择新的专业。
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没有专业限制,任何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都可以报考。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场,笔试通过之后才能参加面试。考试科目有三门,分别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知识"。大学四、五年级(师范专业为三、四年级)开设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组织专业考查,考查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直接参加教育心理学的考试。但是学科教育知识没有免考。只有三门考试全部通过后才能进行面试,面试通过之后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获得教师资格证后,到人才中心存放档案时,可以办理教师资格认定,通过后会得到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两样东西。把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放在档案里,再把教师资格证随身带着。这样就具有了教师身份,可以应聘教师的工作。想当什么学科的老师,就参加什么学科的学科教育知识的考试,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一次,一般是每年十月份考试。
相关资格证考试:
根据你想从事工作的需要,参加相应的资格证考试。如秘书,记者,编辑等。考试时间,科目根据不同的资格证而定。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课程也会对通过资格证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留学: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留学。在留学时选择自己意向的专业。
攻读第二学位:
攻读第二学位是有专业限制的。文史类专业可以报考理工类专业的第二学位,但是理工类专业不能报考文史类专业的第二学位。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场,考试时间是每年六月份。考试科目是该专业大学主干课程的综合,共三门课。如计算机专业要考"数据结构与算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C语言"。只有三门考试都通过后才能参加口试,口试一般就是考政治。所有考试都通过后获得第二学位证书,可以在人才中心做第二学位认定,通过后会得到第二学位认定申请表和第二学位证两样东西。把第二学位认定申请表存在档里,第二学位证随身带着。这样就可以以第二个专业的名义找工作了。第二学位考试一年一次。在读研究生不能参加第二学位考试。需要拿到第一个学位证书之后才能参加第二学位考试。所以攻读第二学位需要延长档案转寄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