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为什么著名?
说到意大利,不能不提到文艺复兴和罗马假日,但今天我想说的不是那些伟大的建筑和艺术品,而是说一个可能没那么知名的名字——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 作为二战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往往被与法西斯、纳粹并列提及,但是与他同时代的希特勒不同,他没有把德国带向战争,也没有制定犹太种族灭绝计划,相反他坚持中立,使意大利免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并使意大利成为欧洲唯一在战后未减少领土的国家(尽管南蒂罗尔地区归属争议一直存在)。
1891年出生于帕多瓦的一个铁匠家庭,曾就读于威尼斯大学,主修历史。因向往古罗马帝国的荣耀,故改名为“Mussolini”。1924年出任总理,开始集权统治。他倡导的意大利民族主义被称为“墨索里尼主义”,其核心是建立大而强的国家,为此,他大力整顿混乱的财政,统一货币政策,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军队建设,使意大利在海上的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同时也重新武装了埃塞俄比亚。
虽然他实行了一些进步的政策,但他的独裁统治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最突出的是1935~36年入侵埃塞俄比亚,使意大利殖民地的人民饱受战火之苦。他的法西斯政权还镇压了工人运动,迫害少数民族和国际社会主义者。
二次大战中,他在外交上力图重建帝国,先后吞并阿尔巴尼亚和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土地,但在战略上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没有预见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使得本来可以在欧洲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意大利军转而抗击苏德战争的残暴。
终其一生,他是支持反共的,并在二战结束后力图将战犯艾尔莎送给美国处以极刑,但后来他还是在法庭上被宣判无罪。 1943年,他带领法西斯党逃到萨勒诺,成立了国民政府,继续对抗同盟国。最终,他被自己的特工枪杀于萨莱诺,时年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