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校有哪些特点?
1. 严格分层次教学: 英国中小学一般分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而私立学校又大致可以分为: 贵族学校(私立名校)、私立文法学校 和 私立中学 。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群体,各有不同的招生标准,除了私立名校外,其他两类学校的入学要求相对都不高。但即使是在“门槛低”的私立中学,能申请到的名额也相对较少。
2. 小班化教学,师生关系紧密: 跟国内的教学体制不同,在英国,教师是没有班级的概念的。也就是说,同一个教师的授课对象是不固定,每个学生需要适应不同的老师以及他们的教学方法。反之,如果学生在某个阶段出现成绩下降,也会引起任课老师的注意,并会积极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包括心理疏导)。所以相对于中国学生,在初始语言关没有过大问题的情况下。
英国的中小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中国的教育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让学生具备考高分的能力;而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没有太多交流的。
3. 课程选择丰富多样,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 虽然说是“应试教育”,但是英国的高中更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除了A level等必须完成的必修科目之外,还有相当丰富的选修课程可供选择,比如经济学、商业研究、计算机、音乐、戏剧、体育等等都有对应的学分设置。这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并在以后的选择本科专业方向时更有针对性。
4. 考试评估多元复杂,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中国的高中教育,最终都以高考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而这个标准所考察的内容和方法,也大多被固化于试卷题目之中。 所以相比于英国高中更灵活多元的能力导向型评估体系,中国的基础教育更容易沦为单纯的知识传递,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学习与提升。当然,这也和中国高考的选拔性质有关。 但英国高中教育的本质还是为了将来能够申到很好的大学,所以考试和评估本身还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以A level为例,每一门课程都会有三门等级评定考试,而每一门考试中会有至少两门大题,涉及内容广而浅,需要学生有比较深的理解才行。另外,还会有平时作业分数和小组项目展示等的加分。因此与中国高中单一的百分制量化考评方式相比,英国高中的考评体系更像是一个学生素质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