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为什么华人多?
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怎么好像在警惕华人的样子…… 我认识的在澳洲的中国人(新移民和老移民都算),没有说自己“为什么去澳洲”这个问题的,也没听谁感叹过“为什么澳大利亚那么多中国人”。 在我的印象里,澳洲华人好像从来就不显得特别多,直到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出现这种“到处都是中国人”的感觉——而这一感觉的形成,正来源于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闻:
1. 澳洲房价暴跌,无数人陷入困境,于是有人感慨“没想到房地产这么恐怖”;
2. 中国经济崛起,中澳贸易不断增长,大批澳洲牛肉、龙虾、煤炭等出口中国,使一些人感到“中国人好有钱”;
3. 为了应对中国游客和留学生,澳洲开始大量发放签证,结果出现了“500学生签证泛滥成灾”“海外投资者蜂拥而至”的现象,进而引起新的感叹——“想不到中国人如此之多!” 事实上,从人口比例上看,澳洲有非常多的人口聚居地,当地华裔居民不到1%。以著名的悉尼唐人街为例,全澳洲最大的唐人街,却只有69个中国人居住。也就是说,你走在悉尼的任何一条街上,遇到中国人的几率可能比你遇见华裔居民的还要低…… 那么,为什么这些新闻会给人“华人增多”的印象呢? 因为它们都是“媒体新闻”,而“媒体新闻”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它总是把个体的经历抽象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然后把这种现象描述成一个“故事”。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第一条新闻是关于房价的,它会先告诉你“有一对来自北京的年轻人花了18个月的时间申请签证并搬家到澳大利亚”(具体案例),然后再给你看一组数据:中国的城市居民平均贷款购买房产的比例为74%,而澳洲大城市居民买房自有资金的比例仅为30%。然后,人们就看到了无数的文章标题都在提醒着自己“澳洲房市崩溃,中国公民首当其冲遭受损失”...... 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比如以前矿产业发达,很多人去西澳做矿工,就有人采访一个刚刚下矿的车工,问他对“中国矿难频发”有什么看法;看到渔民捕捞上来的鱼越来越多,又有人问一位餐馆老板,他对“中澳贸易顺差”的感受如何。
所以,新闻里虽然处处都有“中国”的存在,然而“华人”却是很稀有的一群——只是他们不去新闻部门工作,不被赋予发表言论的机会,就不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而我们身边那些看上去像是“中国人”的人,其实绝大多数都只是亚裔,或拥有中国血统而已。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受过良好的中文教育,或者曾经在中文媒体上有过丰富的阅读经验,但他们的文化认同依然还是归属在自己出生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