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b课程有哪些内容?
IB课程简称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BO)创立,目的是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 学生完成IB课程后,可以获得三个证书——IBDP(高中毕业文凭)、IBCP(职业潜力证书)和IBSP(小学教师证书)。 这三个证书在全球范围内被大学和各所职业机构广泛认可并拥有良好的口碑。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个证书以及分别对应的课程。
IBDP是IGCSE的“升级版”,它由6门主课,3门选修课组成。每门必修课的评分范围在1-7分之间,每个学科组的分数加起来就是总分,IBDP的总成绩是45分。达到30分以上就可以申请世界TOP20的大学了;36分左右可以申请TOP10;而40-42分的就有机会拿到全奖。
6门必修核心课程包括: 语言与文学A(汉语) 语言与文学B(英语) 数学 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中任选一门) 第三门选修课(人文/社科/数理) 第四门选修课(人文/社科/数理/设计) IBDP共有30个学科,分为6个领域。只要修读其中6个领域的科目并且达到相应的成绩要求,便可在申请大学时获得加分的待遇。这相当于给学生的升学路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 除了上述6大领域的30个专业方向外,还有3门核心课程——TOK、CAS和EDU。这三门的分值不计入总评分,但是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取得指定的成绩才有资格申报顶尖名校。 TOK(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理论:学习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CAS(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创意、活动和服务:通过艺术和体育活动以及社区志愿服务培养能力。 EDU(Extended Essay)延伸论文:撰写长达4000字的研究报告。
IB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比较宽松,不论学生选择的是英语还是中文作为考试科目,只需要达到对应的等级即可。
IB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虽然考试形式多样,但大部分的考试都是以笔试+口试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过IB对学生的入学没有限制,不论是在国内上完高一高二,还是在国外上了AS或A2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报考IBDP!
目前全球有150多个国家近8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中国也有两百多所国际学校开设了IB课程。 在这些学校里,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相似的学业成长规划。以上海某著名的私立国际学校为例,初一开学的时候,学生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等级的英文和数学课程,学校会根据学生的选课方案安排后续的学课程。 一般学校会设立基础班和国际班,如果学生在初三的时候想转出国门考取海外大学,可以选择国际班。基础班的教学大纲是按照中国高考设定的,国际班则参照美国SAT考试设置课程。所以如果学生在国际班努力一年之后,托福和SAT成绩都能达到标准以后,是可以同美国本土的学生一样申请大学的。 但是这样学习下来,无论是英语能力还是数理能力都不输给当地同龄人。所以在申请大学的时候,IB学生的竞争优势是很明显的。 很多IB毕业生都拿到了世界TOP50大学的offer。比如复旦附中的吴同学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和圣母大学四封offer,上海某著名私立学校李同学收获了牛津大学等。